loong博客

中东

目录

  • 地理位置
  • 中东与西亚
  • 中东战争

地理位置

“中东”是一个地理区域,和”西亚”大致重叠,并包含部分北非地区,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中东联系了亚、欧、非三大洲,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五海为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红海。“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只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叫法,是16世纪以后欧洲殖民者在对外扩张的历史过程中,根据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一般说来,中东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巴勒斯坦、阿联酋和也门等,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

中东地图

中东与西亚

“西亚”指的是亚洲的西部,属于地理概念,但”中东”一词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含义。此外,“西亚”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沿岸的大片地区,而”中东”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

  • 中东不包括地处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 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

  • 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战争

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由西奥多·赫茨尔当选主席,开始从事犹太复国主义,准备复国,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外交部长阿瑟·贝尔福于1917年发表了《贝尔福宣言》:“英国政府乐于见到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新的国家,并且将尽一切努力协助达成这个目标;我们明白这不应影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之民权与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国家之犹太人的权利与政治地位。“,支援犹太人复国。由于美国本土有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支持《贝福尔宣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181号决议案”决议(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决议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决议文规定把巴勒斯坦在约旦河以西地区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第一任以色列总理本格里昂在国民议会上发表建国宣言。

第一次中东战争:于1948年5月15日开战,以色列人称之为”以色列独立战争”,阿拉伯人称之为”大灾难”。

第二次中东战争:于1956年10月29日开战,又别名为”苏伊士运河战争”和”西奈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于1967年6月5日开战,又称”六日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于1973年10月6日开战,又别名为”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和”十月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于1982年6月6日开战,又称”黎巴嫩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七个成员国)集结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大胜,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10月29日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起因是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就一直被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所抵制。在以色列的西南部有敌对的埃及,东部有控制着约旦河西岸(包括东耶路撒冷)的约旦,北部有同样敌对的叙利亚。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空军对埃及进行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6月11日战争结束,以色列从埃及夺取加沙地带及西奈半岛;从约旦夺取约旦河西岸地区(包括东耶路撒冷);从叙利亚夺取戈兰高地。第三次中东战争只用了六天就结束,所以又称为”六日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源于埃及和叙利亚欲取回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埃及和叙利亚趁犹太人进行绝对休息的”赎罪日”(如同穆斯林的斋月节)时,同时向以色列发起突然袭击。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已到:第一,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二,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三,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装;第四,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